籃球名人堂之五》克紹箕裘之最佳典範 「⼩洪老師」以國泰為班底的新北市寫下30連霸空前紀錄

教練類
洪玲瑤/生於1954年7月31日
回顧國泰女籃50周年成績,由球員至教練、教練轉換領隊全程參與的 「⼩洪老師」堪稱功業彪炳、首屈一指。細數WSBL開賽⾄2019年,14個球季中國泰與賽13個球季都封后(第5季未參加),含第6季到第14季已九連霸,乃⾄連結WSBL的前⾝全國社甲籃球聯賽13連霸(第2屆⾄第14屆),近27 年跨足社甲聯賽及WSBL,國泰26度參賽抱走全數后座。除此之外,國泰多數球員代表新北市(含前⾝台北縣)征戰省運會、區運會,寫下30連霸的空前紀錄;大多數教練在設定⽬標時都想贏球,都想奪冠,奪冠後都想連霸,但真正在台灣女籃站穩腳步也確實做到的,就是洪玲瑤。
洪玲瑤於1954年⽣於新北市,她的⽗親洪⾦⽣,堪稱國內女籃教 ⽗,為區隔兩⼈的尊稱,於是人稱洪⾦⽣老師為「⼤洪老師」,洪玲瑤老師為 「⼩洪老師」;洪玲瑤為家中老么也是唯一女孩,上⾯五位哥哥,在家備受爸媽及兄長們的疼愛,為增加和爸爸的相處機會,國⼀即進球隊,中途退出,國三⼜歸隊,從此踏上籃球不歸路,打10年球即卸下戰袍, 從助理教練做起,襄助老爸「⼤洪老師」延續國泰女籃輝煌戰績。

女籃旅外教練第一人
球員時代就備受矚⽬的洪玲瑤,⾝上扛著的是爸爸洪⾦⽣老師的招 牌,球打好是應該的,因為⾝上流著冠軍教練的⾎液,打不好則各種批評紛⾄沓來,⼜逢國泰女籃後輩需要上場時間的磨練,宏觀的考慮下,洪玲瑤於1979年褪下戰袍改執教鞭,適逢英國⽔晶宮籃球俱樂部需要⼀名教練,於是洪玲瑤揹起⾏囊單獨飄往異地,尋找學習不同國家、不同環境的籃球技巧與概念以及成為⼀位好教練的⽅法。回國後,至北投地區的⼗信⼯商(現幼華⾼級中學)任教,帶領由潘麗芬等⼩國泰球員為班底的高中隊。爾後幾年繼續指導帶領余美芳等多名國手級球員,包含現今淡⽔商⼯的資深教練陳美莉、黎明技術學院的體育室主任張麗卿老師,及活躍籃球評論的覃素莉老師等。三年⾼中組各項競賽,只輸了⼩台元的靜修⼀場後,爾後場場告捷,直至陳美莉老師等⾼中畢業。
洪玲瑤除了帶⾼中隊伍出賽,同時在國泰女籃協助訓練⼤隊,洪⾦⽣老師及許輝珠老師積極訓練她成為當時最年輕的國家教練。洪玲瑤後來接任助理教練,先後兩度到美國印地安納⼤學的籃球教練訓練營研習,並接受⼤師「巴比奈特」指導;回台後,舉凡球隊訓練計畫的擬定、球隊管理、對上(公司)及對外(協會、媒體等)都由洪玲瑤⼀肩扛起。她的教球觀念與風格除了傳承⽗親球風之外,也加入美式及英式風格;⽗女同⾨,承先啟後,又百納大川,中西合併,但其中的溝通可是千錘百鍊,50年可以堅持如銅牆鐵壁般,實著令⼈佩服。
但提起洪玲瑤主掌國家隊兵符,應該從1988香港第12屆亞洲女籃錦標賽開始,洪金生老師受邀成為中華女籃教頭,但後來轉任顧問,由洪玲瑤首扛調兵遣將的任務,輔佐總教練許輝珠,當時雖沒有明文規定誰是「執行教練」,但那次兩位老教頭明顯做出交棒的決心,三人帶著球員共同打敗日本捧了季軍風光返國。

掌國家隊兵符最佳人選
1990北京亞運打敗初次交手的北韓,於預賽及決賽雙雙讓日本稱臣的球賽,一樣是鍍銅,再度證明自己的努力及實力,之後的亞錦賽、世錦賽、亞運、東亞運,乃至國內舉辦且最被重視的瓊斯盃,洪玲瑤都積極參與;其最佳成績為2006年卡達杜哈亞運會獲得銀牌,在準決賽時擊敗韓國隊確實掀起過內一陣擁護女籃的高潮,也將洪玲瑤的聲望推向最高,當時的錢薇娟、劉君儀、姜鳳君等,皆為悍將,與洪玲瑤老師磨合多年,不僅於此,2007年曼谷世大運也獲得第五名的好成績;這些成績不僅是洪玲瑤教練執教生涯的高峰,也代表中華女籃自參加亞運以來最接近金牌的一次,也能與世界強敵並駕齊驅,意義深遠。
女籃曾經在亞洲舞台打敗中國的第一次,1996年韓國釜山的東亞運由洪玲瑤掌符中華隊時辦到的,就讓對岸視洪玲瑤教練為超級將帥般的尊敬。
由於洪玲瑤的球員歷程和他人相較確實多風多雨,所以更能體會球員想在球場發光發熱並獲得光彩的生活為之不易,她從基層學起,觀摩父親洪金生嚴格卻系統化的訓練模式,逐步建立自己的教學風格,期望帶給後進更多的突破機會。1990年,父親洪金生退休後,洪玲瑤接掌兵符,成為國泰女籃總教練,接續家族在台灣女籃的光榮使命,其憑藉深厚的技術知識與豐富的國際視野,將這支傳統勁旅推向前所未有的巔峰。她強調基本功、體能訓練與紀律文化,建立高強度訓練制度,使國泰女籃成為台灣籃壇公認的「鐵血部隊」;這段角色轉換歷程,對她而言既是挑戰也是機會。從球員視角出發,她更能理解球員在場上的壓力與需要,這使她在訓練過程中,不僅是嚴師,更是貼近球員的引導者與心理支柱。

要求嚴格剛柔並濟
洪玲瑤的教練風格趨近一絲不苟,她主張「籃球即人生」的觀念,認為場上的紀律、判斷、團隊合作與堅持都是人生的縮影。她對球員要求極高,無論是在訓練或比賽中,對細節的講究令人敬畏;然而她也能在賽後成為球員的傾聽者與心理諮詢者,建立深厚師生情誼;在技戰術方面,她強調「防守即進攻」的理念,著重整體壓迫、防守轉換與體能配置,並大量導入她於美國學習的先進訓練法,如情境式防守、節奏控制與對位預判等,提升球隊在國際賽中的對抗力與靈活性。
非常賞識洪玲瑤之國泰金控董事長蔡宏圖,給予女籃全心全力的支持,完全沒有因為洪金生老師的仙逝後改變初衷,也不曾因為國泰女籃的成績不佳而給教練團壓力,洪玲瑤感性地對媒體説出一段小故事:「某年曾因瓊斯盃戰績不佳而準備向董事長請辭,但董事長說:『我們再努力就好』的一席話,是激勵她一直走到現在的重要動」,董事長企盼在洪玲瑤的帶領及影響下,自信有未來、另一個50年........」,讓國泰在女子籃壇的地位無人能撼動,因為洪玲瑤有老闆的強力背書及暖心的回應,讓她從此之後更勇往直前,無後顧之憂。
綜觀台灣女子籃球的發展歷史中,洪玲瑤是一位不容忽視的重要人物。她既是籃球名將之女,也是培育無數國家代表隊女將的教練,更是台灣女子籃球近半世紀興衰的見證者與推手。從球員到教練,再到管理層領導人,她不僅延續父親洪金生的籃球志業,更將國泰女籃打造為一個長期稱霸國內、揚名國際的鐵血軍團;她從不居功,總感恩說:「謝謝國泰企業、謝謝老爸(洪金生老師)、謝謝每一位陪她走過這一路的隊友及學生們,國泰過去的這些年,儼然國內女籃一頁滄桑史,但未來,還有更長的路待走!」
2025年,洪玲瑤入選台灣籃球名人堂第四屆教練類名人,為其數十年來對台灣籃球的貢獻給予正式肯定,她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熱愛」與「責任」的真正含義;洪玲瑤的籃球人生是一段關於榮耀、傳承與奉獻的傳奇旅程,父女相繼入堂更為史上第一遭,她的執教成就不僅在數據上輝煌,更在人才培育、女籃文化建立與國際能見度方面留下深遠影響。
洪玲瑤大事紀
| 年代 | 重要事蹟 | 說明 |
| 1954 | 出生於新北市 | |
| 1968 | 國中一年級開始接觸籃球 | |
| 1979 | 瓊斯盃閉幕當天自球員身份退休 | 展開教練生涯 |
| 1979 | 前往英國挑戰水晶宮女籃教練職務 | |
| 1988 | 香港亞錦賽第三名 | 國家隊助理教練 |
| 1990 | 北京亞運第三名 | 國家隊執行教練 |
| 1992 | 國泰女籃開始在社甲聯賽冠軍不斷 | 連續13年奪冠 |
| 1996 | 釜山東亞運打敗中國 | |
| 2005 | WSBL開打後國泰女籃參賽即蟬連后座 | |
| 2006 | 勇奪杜哈亞運銀牌 | |
| 2017 | 國泰女籃總教練退休仍全程參與訓練比賽 | 轉任領隊兼顧問 |
| 2024 | 自擔任總教練以來帶領國泰女籃囊括31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