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錦賽》世界田總公布數據 近25年來全球決賽出現約60例DSD運動員

南非800公尺跑者塞曼亞(Caster Semenya)曾奪2012及2016奧運金牌。法新社

世界田徑總會(World Athletics)高階官員指出,自2000年以來,全球與洲際田徑錦標賽的女子組決賽中,曾有50至60名經歷男性青春期的運動員晉級決賽。為維護賽事公平性,本屆東京世界田徑錦標賽首度引入SRY基因檢測,透過口腔拭子分析運動員的生物學性別。

世界田徑總會健康與科學部門負責人伯蒙博士(Dr. Stephane Bermon)本週五在東京的科學委員會議中,發表過去25年收集的數據。他指出,擁有46 XY染色體核型、具男性睾丸但出生時登記為女性的性別發育差異(DSD)運動員,在重大賽事決賽中存在顯著「過度代表」現象,此狀況已「損害女子競賽的完整性」。

伯蒙透露,田徑領域中約有50-60例DSD案例,且2000至2023年間共出現135人次DSD運動員晉級國際頂級賽事決賽(因部分運動員參與多次決賽)。數據顯示,DSD運動員在決賽圈的出現機率較一般人群預期值高出151.9倍。此統計源自抗興奮劑檢測中發現的高睾酮水平案例,雖可能未涵蓋所有情況,仍遠超田徑界預期。

近年多位DSD運動員引發關注,如南非800公尺跑者塞曼亞(Caster Semenya)曾奪2012及2016奧運金牌,納米比亞選手姆博馬(Christine Mboma)亦於2020東京奧運200公尺摘銀。自世界田徑總會實施要求DSD運動員降低睾酮水平的規則後,兩人未再參與頂級賽事。

主席科伊(Sebastian Coe)強調新政策核心:「我們堅持保護並提升女子運動完整性,必須讓女性運動員確信比賽不存在生物學上的無形障礙。SRY檢測是確保『女性組別僅限生物學女性參與』的關鍵措施——性別認同不能凌駕於生物學事實之上。」

此舉引發科學界批評,其中發現SRY基因的辛克萊教授(Andrew Sinclair)直言,以單一基因判定生物性別「過度簡化」且缺乏科學嚴謹性。

更多新聞推薦

更多》田徑最新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