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奧》2025東京夏季聽奧11/15登場 中華隊11個運動種類78位選手名單出爐

2025年第25屆夏季達福林匹克運動會(Deaflympics, 簡稱聽障奧運會)將於今(114)年11月15日至26日在日本東京舉行。我國代表隊自去(113)年起即展開備戰計畫,今年國家代表隊選拔出11個運動種類、計20位教練與78位選手的參賽陣容。
近年國際聽障運動走向高度競技化發展,教育部體育署為支持我國優秀聽障運動選手投入訓練與參賽,自108年起對我國優秀聽障運動選手培訓挹注資源、109年起培植國家接班梯隊,增加培育18歲以下潛力優秀聽障選手。去年起為強化我國參加聽障奧運會戰力,訂定「達福林匹克運動會備戰計畫」協助我國菁英聽障選手。上屆我國代表隊計51位選手參賽,斬獲3金13銀14銅,合計30面獎牌的成績,是歷屆以來僅次於2009年我國臺北市主辦聽障奧運的33面獎牌(11金11銀11銅);今年我國參加東京第25屆夏季聽障奧運會,即匯聚目前實力最佳的菁英人才。
本屆賽會我國選派田徑、游泳、射擊、桌球、羽球、網球、保齡球、籃球、空手道、跆拳道與定向越野等11個運動種類代表隊參賽,上屆奪金的網球選手林家文、田徑許樂、保齡球謝盛福及陳建豪等菁英選手都在陣中,預料在本屆賽會中也將會是爭金奪銀的主要亮點選手。
除上述選手外,上屆獲得男子桌球團體賽銀牌的楊榮宗、王顗翔、盧仕杰、郭岳東;女子羽球雙打銀牌的沈彥汝、范榮玉,以及連續3屆都有奪牌紀錄的田徑女子標槍好手許安誼、男子撐竿跳選手陳重宇、射擊小將許明睿、女子好手高雅茹、保齡球張堯茜、王玉琴、羽球鄭成鼎、陳忠羿、網球王俊偉等眾多優秀選手,也都名列本屆代表隊之中,預期將是我國爭取獎牌的重點選手。
在延續戰力的同時,代表隊也展現世代交替的成果。我國聽障運動代表隊近年積極推動年輕化政策,本屆就有16名曾參與潛力新秀培育計畫、並持續獲得資源挹注的年輕選手逐漸嶄露頭角,成為國家隊主力,包括本屆最年輕、年僅16歲、來自新竹高商的游泳選手李翊菱;上屆以18歲初次參賽即勇奪男子10公尺空氣手槍銅牌的許明睿;在今年全中運男子100公尺項目中打破全國聽障紀錄的田徑新秀危宇澤;以及於2024年世界聽障青年運動會及亞太聽障運動會,分別在400公尺項目為我國斬獲佳績的田徑新星陳昀暄,皆為本屆賽會備受關注的明日之星。
為兼顧選手學業與訓練安排,代表團預計於8月15日假臺北市劍潭青年活動中心舉辦聯合開訓典禮後,採分散式訓練模式,各選手於原訓練據點持續備戰,至賽前1個月(10月14日)起,代表團將實施集中訓練,進行最後整備與衝刺。
對於此次備戰規劃,中華民國聽障者體育運動協會秘書長兼代表團總領隊趙玉平表示,近年各國推展聽障運動越來越朝向高度競技化發展,國際間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我國聽障運動團隊在體育署的支持之下,即使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仍獲得充足資源得以持續投入正常訓練與參賽,加上各級人才培育政策與資源到位,國內聽障運動人才能夠銜續不斷;自去年起執行的備戰計畫,則是將各項資源與服務全面提升,聽障運動團隊享有的資源將是歷屆以來最好,即使放眼國際,也少有國家能有如此待遇。
體育署洪志昌副署長表示,本屆賽會在體育署核定之備戰計畫支持下,選手與指導教練每月可領取訓練津貼,並得運用訓練協助費購置訓練服裝及相關用品。備戰期間亦全面導入運動科學、運動傷害防護、醫療照護及心理諮商等專業資源,提供全方位支持。此外,本屆聽障奧運的培訓與集訓過程中,亦將加碼補助隊伍於國內訓練及參賽所需之交通、住宿與報名費用,全面提升訓練與服務品質,作為選手強力的後盾。洪副署長期許透過完善的資源投入,讓選手在培訓期間無後顧之憂,得以全心投入訓練,突破上屆成績,為國爭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