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壯運》最優雅的對決!世壯運法式滾球開打 長者展現運動風采

滾球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運動之一,在1986年正式成為國際奧會(IOC)的開展項目之一,其中以「法式滾球」最為盛行。繼2009年高雄世界運動會,隨著2025年雙北世界壯年運動會再次重現臺灣,今(19日)於臺北市觀山河濱公園進行首日賽程。此運動項目的技術要求大於體能,與賽會「終身運動 全民參與」精神不謀而合。
「法式滾球」在長15公尺、寬4公尺的碎石地上進行,滾球重量需在650至800克之間,將球滾至目標色球周圍,可將對手的球擊走,越靠近色球者得分,先得13分者獲勝,由於技術要求大於體能,老少咸宜,相當符合世壯運的定位。
今天19日進行70歲雙人賽,男子組康福壽/林鈺釧兩位在地好手組隊參賽,現年78歲的康福壽過去從事營造業,曾參與臺北市辛亥隧道工程與多項公路建設,默默為這座寶島付出,後因年紀漸長需公司接送才選擇退休,並在6年前接觸滾球,就此愛上這項運動。 「我是在家附近的天母運動公園常看到有人在打,覺得越看越有趣,就加入他們一起玩。」康福壽認為滾球相當適合各年齡層,尤其對長者來說,「要跟著球走來走去,就有個目標,而且無形間其實走了很多路。」
康福壽笑說,當初有個球友明明球技不好,運氣卻很好,讓他決心努力練習,「我在天母、桃園都很有名啊,大家都說我雖然打不贏,但姿勢很好、很漂亮!」至於隊友林鈺釧是他在天母認識的球友,「他比我晚開始打,不過人很好,很願意進步,有個夥伴更好玩。」
相較這頭是「天母隊」,另一頭黃進春/徐永銘則是「桃園隊」,今年70歲的黃進春平常會游泳、健身,滾球球齡達10年,是蘆竹區滾球委員會一員,愛好攝影的他還會幫忙拍照,相當投入,「我們那邊很多風雨球場,隨時都可以練球,比別人幸福一些。」
桃園可說是全臺灣發展法式滾球最蓬勃的地區,目前已有至少8座標準球場,2024年法式滾球亞錦賽就是在蘆竹區的光明河濱公園光電法式滾球場舉行。「滾球很適合我們這年紀的人玩,而且可以鼓勵老人家走出戶外,當作心靈上的寄託。」黃進春感性地說,「我們老人家把自己照顧好,就可以減輕孩子負擔,多出來玩對體力很有幫助,也可以消磨一些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