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寂靜革命! 外媒報導AI人工智慧技術正掀起NBA革命浪潮

這並非未來科幻場景,而是當今籃球場上的真實變革。據《法新社》報導,一支頂級球隊透過人工智慧分析,成功找出關鍵防守策略,最終奪下NBA總冠軍。數據科學家馬赫斯瓦蘭(Rajiv Maheswaran)在企業宣傳片中證實此事,但基於保密協議未透露具體該球隊的名稱,僅表示該案例發生於數年前。
這項突破性應用源自科技公司(Second Spectrum)的技術支援,該公司共同創始人馬赫斯瓦蘭指出,這正是「奠定勝局的關鍵時刻」。該企業為NBA聯盟提供大量球員定位數據,這些數據採集自比賽關鍵時刻。
過去十年間,數據分析已徹底改變NBA賽場,而AI技術的突破更持續推動變革。雖然早在2000年代初期已有雛形,但真正的革命始於2013年聯盟在所有場館安裝動作捕捉攝影系統。十年後,技術升級將平面分析提升至立體模型,才開始釋放出更珍貴的數據價值。
「每位球員身上有29個追蹤定位,讓我們能精確掌握肘部、膝蓋等細微動作。」運動數據作家兼顧問本阿拉瑪(Ben Alamar)解釋道。NBA籃球研發部門主管湯姆·瑞安(Tom Ryan)補充:「這讓我們能清晰判斷防守動作的質量,為傳統數據賦予更豐富的脈絡。」
目前NBA的30支球隊均投入深度數據分析,成效各有差異。ESPN數據分析團隊創始人奧利弗(Dean Oliver)指出,本賽季戰績領先的奧克拉荷馬雷霆隊「打法與眾不同」:「他們擅長製造對手失誤,自身失誤率卻極低,這顯然是數據分析帶來的優勢。」
儘管AI無法讓25勝球隊躍升70勝,但阿拉瑪強調:「它能幫助50勝隊伍提升至55或56勝,並在球員搭配、對位分析等方面提供戰略洞察。」不過法新社聯繫的多支球隊均拒絕透露具體應用方式,奧利弗證實:「各隊對此高度保密。」
數據革命已實質改變比賽風格。動作捕捉技術推動比賽節奏從嚴密控制轉向快速開放,三分球嘗試次數在15年間翻倍增長。公鹿隊控衛里拉德(Damian Lillard)在全明星賽期間坦言:「雖然可能削弱比賽原創性,但為了勝利必須跟上趨勢。」聯盟總裁蕭華(Adam Silver)已表示將考慮「適當調整」規則。
奧利弗認為AI仍有巨大潛力待開發:「海量數據轉化為球員可理解的戰術指導,這中間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聯盟目前正推進多項AI計畫,包括即時判決系統。瑞安表示:「目標是透過高速率的影像實現99.9%精準判讀,讓出界球等爭議判決無需回放。」
這項技術也正拓展觀賽體驗。聖安東尼奧馬刺與紐約尼克隊的「聖誕大戰」中,聯盟實驗性地以電玩風格即時渲染比賽畫面。瑞安透露:「我們希望嘗試各種沉浸式媒體,以更吸引人的方式呈現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