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國際足總放行 讓沙烏地阿拉伯有望取得2034年世界盃主辦權

國際足總主席因凡蒂諾(Gianni Infantino)有意讓沙國接辦2034年世界盃。法新社

【詹健全/綜合報導】儘管沙烏地阿拉伯的人權紀錄引發不少人的關注,但國際足總在其110頁的評估報告中給予了該國「中等風險」的評級,並將其得分設定為4.2分(滿分5分)後,等於給予放行幾乎讓沙烏地阿拉伯可以順利爭取到2034年男足世界盃主辦國的濃厚機會。

在許多非政府組織和人權活動家的擔憂聲中,國際足總依然選擇放行。報告指出,儘管在為比賽籌備過程中,外來勞工可能面臨重大風險,包括事故和死亡,但沙烏地阿拉伯仍有望成為該賽事的唯一競標者。自去年10月澳洲退出競標以來,沙烏地阿拉伯便是唯一的申請國。

國際足總的210個成員國將在12月11日進行正式投票,以決定是否將世界盃主辦權授予沙烏地阿拉伯。這次投標的成功還可能使得2034年世界盃成為繼2022年卡達世界盃後第二個在歐洲俱樂部賽季間舉行的冬季賽事,因為該地區的高溫對比賽條件提出了挑戰。

值得注意的是,沙烏地阿拉伯在投標中以419.8的創紀錄得分超越了2026年主辦國加拿大、墨西哥和美國。儘管如此,人權活動的國際特赦組織已於本月早些時候呼籲停止此次投票,該組織勞工權利和體育事務負責人科克本恩(Steve Cockburn)表示:「球迷將面臨歧視,居民將被強制驅逐,外來勞工將遭受剝削,且許多人將會喪生。」

國際足總的評估報告認為,沙烏地阿拉伯在人權方面的評級為中等風險,同時指出該國在實施必要改革的過程中需要付出「顯著的努力和時間」。儘管如此,報告仍強調:「需要注意的是,這次投標涉及重大變革的潛力。」這樣的表述表明,國際足總在衡量風險與機會之間努力尋求平衡。

沙烏地阿拉伯的投標案引發了對該國人權狀況的廣泛關注。全球社會對這一決策的反應將在12月11日的投票中落定。隨著世界盃的腳步日益逼近,圍繞著這一盛事的討論勢必將持續深入。

國際特赦組織也指出了該國對同性關係和言論自由的壓制性法律。報告指出,「申辦方(沙烏地阿拉伯)承諾確保一個安全、包容、不受歧視的比賽環境」。它引用了聯合國的報告,該報告指出「在確保對線上和線下言論自由提供充分法律保護的立法方面存在缺陷」。

但國際足總放行,其中原因之一與今年早些時候,國際足總與沙烏地阿拉伯石油天然氣公司阿美公司達成了一項為期4年的贊助協議,據報導這項贊助價值 高達4 億美元(約129.8億台幣)。沙烏地阿拉伯政府直接或間接擁有沙烏地阿美公司近 98% 的股份,環保組織 Client Earth 已將其認定為全球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