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永富專欄》誰有資格坐商務艙? 切莫藉改革之名行鬥爭之實

中華奧會主席林鴻道(中)在體育貢獻已久,但卻被商務艙之亂而受到質疑。中華奧會提供

很久沒寫這種長文了!照片是雪梨奧運、曼谷亞運任中華代表團新聞聯絡員,及台北世大運任新聞中心顧問的證件。文章是有感而發。不必找我論戰,想罵我也無所謂,我可以選擇回不回應。

獨特鵝油拌麵全台飄香 大拙匠人創辦人林志松:永不停止追求卓越 》

 

羽球「世界球后」戴資穎出征東京奧運竟然坐經濟艙,官員卻坐商務艙!戴資穎昨天在IG的照片和發文,朝野立委不約而同痛批教育部,不重視選手,蔡英文、蘇貞昌昨晚都為此致歉,蘇揆並表示將要求教育部提檢討報告,追究責任。

 

蔡英文、蘇貞昌及體育署都致歉,並承諾後面3梯來回都將搭乘商務艙。我想戴資穎應該不會想到,她的這一貼文會引發這麼大的風波,而且等於是無意中當了蔡政府正在抱著頭燒的新冠肺炎疫情及疫苗的救援投手,還可能引發奧運會結束後,另一波蔡政府對體壇的整肅風暴,無意中成為政治鬥爭的幫手。

 

誰有資格坐商務艙?

以小戴的世界球后身分,當然有發話權。而且這是蔡總統在里約奧運當年的承諾,縱使可能是隨口的一句話,但透過媒體播出後,教育部就應將其視為是蔡政府的政策,為未來中華代表團參加像奧運會、亞運會這種大型國際賽會的行政準則。這次代表團大部隊透過包機,已經解決了大部分代表隊選手各自出發的不便,但是也因此因為選手人數多過商務艙的座位數,負責行政作業後勤支援的中華奧會和體育署在安排座位和防疫考量上,的確不容易滿足所有選手搭商務艙,反而是所有教練搭商務艙,而加上代表團高層和體育署、訓練中心官員,小戴一發文立即引發好事者的口水,體育署成了千夫所指的萬惡源頭。

 

其實看了搭商務艙的人員名單,除了各隊教練團之外,其他人是否就沒有資格搭商務艙?奧運代表團團長,也就是中華奧會主席林鴻道,是一國奧會主席,在國際體壇的身分,就等同一國元首,身分是東京奧運會的貴賓,如果不讓他搭商務艙而改搭經濟艙,可能才會讓國際笑話。奧運代表團總領隊,也是中華奧會前主席蔡辰威,是奧運代表團的最高行政領導,代表團的總指揮官,他是體育署及中華奧會邀請擔任總領隊,代表團在東奧期間對外代表人,地位與代表團團長相等,在奧運期間地位尊崇,也要搭經濟艙?

 

比較有爭議的也是大家批評較多的可能是體育署的官員,代表團副總領隊也是體育署副署長洪志昌及兩位顧問,一位是體育署競技組長藍坤田,另一位則是國家訓練中心執行長李文彬,以及名單最後一位的支援工作團團員、國家訓練中心副執行長劉慶文,還有中華奧會祕書長李玉芳等人。中華奧會祕書長地位如同主席,搭機依例都是商務艙;副總領隊官居體育署副署長,出行都是商務艙等級,爭議不大。

 

可探討的是另外幾人,奧運代表團歷屆都免不了要為主管機關業務主管安排顧問隨代表團赴前線,一方面督導中華奧會及各協會代表隊的各項業務,另一方面也可充當加油團為代表隊加油打氣。只是因奧運會我國選手能取得的參賽名額相當少,今年能有68位已經非常不容易,因此能有多出幾位顧問及支援工作團名額,如果像前幾屆選手人數更少時,代表團職員甚至各代表隊教練人選都是各方極力爭取,還曾出現互相攻擊的情形,因為職員及教練名額是隨著選手人數而牽動的,能安排多一位教練或是醫療復健人員,甚至是翻譯,都比無法下場到比賽場地的官員作用要大。這是歷來中華奧運代表團所留下來的算是不好的慣例,值得奧運會結束後在檢討時討論的議題。

 

只是因體育署是業務主管機關,更是預算支出單位,負責組團的中華奧會充其量只是委辦單位,錢還是來自體育署,畢竟我國不像美國或日本奧會完全由民間主導,財務可以自主獨立,不必向政府伸手要錢,中華奧會的年度預算還是主要靠體育署的委辦經費,能自籌的部分不多,伸手要錢就會手短,被要求安排體育署官員當顧問也有不得不接受的難題。如果我們能有像大陸有341位選手獲得奧運參賽權,就會有一倍有餘的教練和行政職員名額可以運用,大陸可以每隊都配醫師和翻譯,更多的官方人員安排,也不會有爭議。

 

名額少爭議就多,任何一個名額都會引發爭奪,能趁這次的爭議來檢討這種陋習也好,為未來立下更明確的人員安排準則,未嘗不是好事。就像過去因曾發生選手投共的前例(1964年東京奧運會射擊選手馬晴山),而硬性規定在代表團中安排調查局或國安局人員,一直到1988年奧運會仍安排一位調查局官員,因其他教練和行政職員名額競爭的厲害,經本人一篇報導之後,後來的奧運代表團不再有國安相關人員的安排。這種之前的慣例或陋習,其實都可以檢討改進的。

 

再來看看中華奧會的角色,雖然是一個國家奧會(NOC)是國際奧會承認的正式會員,但在台灣也只是一個民間團體,要受到人民團體法的規範,奧會主席只能連任二次(過去只能連任一次),也就是最多12年任期。在台灣,奧會組織與各運動協會相同,都是平行的,只是因國際奧會大家庭的特殊環境,要參加國際奧會主辦的國際賽會像是奧運會、亞運會等綜合性運動比賽,都要由中華奧會組團,並不是由國家組團,嚴格來說奧運代表團是中華奧會代表團,而不是國家代表團,我們是半官方半民間方式,不是美日完全民間主導,當然跟大陸完全官方主導又不同,就算大陸官方主導,也要符合國際奧會規範,由中國奧會組團,只是他們是同一套人馬有多重身分,奧會主席同時也是全國體總主席,更是官方的體育總局局長。因此,中華奧會負責中華奧運代表團的組團工作,從接收並提供東京奧運會的所有賽事相關運作、賽程和規則,到奧運會的報名和後勤支援工作,工作內容繁雜,既要為各運動協會聯繫(選手的訓練工作不是奧會的事),又要向委辦的體育署負責。其中各運動協會代表隊人員的服裝裝備、行程機票行李,選手村的住宿分配安排,樣樣都是十分複雜且多變的工作。尤其今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又要讓選手舒適,又要符合防疫準則,既要讓選手有充分的吃住訓練等環境,又要保證選手在最安全且最佳的狀態下出賽,都不是簡單的事情。

 

光是選手如何出入東京,大部隊包機省了很多麻煩,未隨包機的選手的機票安排,也都要一一去解決。還好東京離台灣近又是直飛,免去轉機的困擾。而且奧運會選手較少,安排起來也就相對簡單,不像亞運會這種可能多達超過600人以上的大代表團,行政工作更是繁難。

 

回到戴資穎抱怨的商務艙事件,當然小戴因個人會暈機而且又是世界排名第一選手,是有奪牌甚至直攻金牌希望的選手,本來搭商務艙沒有人會不同意。問題在於,只有30多個商務艙座位,該讓那些人搭?短短不到4個小時航程,又不必轉機像里約要飛40多個小時,選手就應該人人商務艙那樣,稍微忍受一下絕大多數選手都不會有怨言,當然如果能盡量安排選手都搭商務艙是最好,但當無法人人都滿足時,誰該搭商務艙又要由誰來決定?決定了之後又是否能讓所有人都滿意而沒有任何怨言發出?相信經過這次風波之後,以後連中華奧會主席出門都要考慮是否全部改搭經濟艙,以免又被批評占了選手的商務艙,以後都沒有人敢再搭商務艙了。

 

在網路看到有很多人要求體育署官員要立即、馬上、現在就辭職謝罪,還有人再度提出對中華奧會兩任主席林鴻道及蔡辰威的批評,說是他們極力反對體育改革,這種隱約又看到當初民進黨政府想要插手體育組織,想要徹底改變體育組織環境,卻又藉口改革之名行鬥爭之實的手法,並且發動網軍攻擊的方式,恐怕體育界在奧運會之後,不管成績如何,都會引發一場激烈的角力,體壇不會再平靜。對於林鴻道及蔡辰威兩人,他們如何出錢出力為台灣的體育界努力付出,相信自有公評,如果只是因他們兩人當初未能讓民進黨政府順利拿下體育界一統江山,而準備趁著這次商務艙事件而來政治追殺,結果也不令人意外。

 

商務艙事件將會引發連串的政治動作已經不可避免,而在批評體育署和中華奧會的同時,當初立法院審查預算時,有幾位立委為中華代表團增加預算努力爭取?有幾位立委會努立讓體育經費達到像樣一點的比率?蔡英文及蘇貞昌、賴清德等人,除了送接機、授旗,蹭金牌英雄、蹭職棒之外,又曾幾何時關心體育?

作者林永富有近30年國內外採訪比賽賽事的經驗。林永富提供

(作者為資深體育記者)

釋放你的能量!全球唯一放電極地跑鞋,馬拉松協會指定推薦 》

更多2020東京奧運報導 》

更多東奧-台灣英雄報導 》

更多專業運動報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