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馬補給站》臺北馬路線特色與差異(中)

路線變革,跑友受惠。(資料照,主辦單位提供)

臺北馬拉松路線改變、跑友受惠,減少河濱賽段,增加城市柏油路段,空間更寬闊、不容易堵塞。

西藥貼布別亂貼! 這些成分皮膚吸收恐傷肝腎 》

「路線改變,一定會想跑跑看,因為台北現在的路跑,都很快轉進河濱,轉折、再轉折,甚至很多終點都設在河濱,幾乎每場賽事都大同小異。」知名部落客馬克媽媽表示,對許多跑友來講,平常練習已經是河濱賽道,所以希望跑那些平常沒機會跑的地方。

她笑說,「我們跟河濱都超熟,我的夢想就是可以完全跑在城市。」她參加過兩次臺北馬,初馬獻給臺北市。

跑友Matt今年第三次參與臺北馬,連續三屆都順利報名參賽,他覺得改善路線,對所有跑友都是好事,「如果每年路線都一樣,一定會覺得很無趣,像前年直接跑仁愛路,去年則是在一O一繞一圈才走仁愛路,路線稍微有點不一樣,會比較好。」

賽道調整,一般跑友感觸深,菁英跑者更有機會衝擊最佳成績。國內馬拉松好手「萌少女」陳雅芬表示,如果河濱路線減少,對成績肯定加分。

她說,「河堤路段,路很彎、很小,感覺很容易拐到腳。」由於臺北馬拉松參賽者眾多,河濱賽道狹窄,同時湧入後,跑步沒這麼順暢。加上以前路線設計,彎道多,菁英跑者得面臨減速過彎。

半程馬拉松路線更方便跑者。圖/台北市體育局提供

今年臺北馬除全程馬拉松縮減河濱路線比率,還重新調整半程馬拉松路線,減少折返彎道。

台灣師大中長距離選手曾廷瑋表示,「賽道有改,彎道減少,而減少轉彎的地方,通過彎道比較不會減速,畢竟以前有些彎道是折返,折返會停下來,重新加速,這次應該不會停下來,會快一點。」

臺北馬以跑友為出發點,逐步修正路線不滿意之處外,同樣承接歷史,保留許多城市路跑元素。

「台北市的仁愛路及中山南北路很漂亮,一整排樹蔭,加上兩排建築物,真的很喜歡這段,許多台北市路跑都有這條路,真的很漂亮。」全台最快女律師邱靖貽喜愛台北市的綠色隧道,她也用不同角度詮釋河濱,「如果跑河濱,會有安心感,因為我們平常都在這訓練,比較清楚、不會有太意外的狀況。」

Matt則喜歡高架橋路段,「因為這平常不可能跑的,那種感覺真的不錯。」

相關閱讀:

臺北馬補給站》臺北馬路線特色與差異(上)

臺北馬補給站》臺北馬路線特色與差異(下)

更多綜合報導 》

更多路跑報導 》

更多專業運動報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