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浪板》政府制度完善、民間資源投入豐 香港風浪板運動成功關鍵

香港風浪板隊,梁灝雋。攝影/楊育欣

風浪板海上航行看天吃飯,但平時推廣,仰賴關鍵政策和資源挹注,選手才有飯吃。

從玉山的子民到專業登山嚮導-金饅頭登山隊專訪:要開始走才會到 》

香港風浪板隊,從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風之后」李麗珊贏得香港首金後,開始積極推廣風浪板運動,儘管近幾屆奧運沒有收穫,但亞運最近3屆取得1金二銀佳績。

「香港風浪板推廣超過20年,我以前當選手時,15年前大概不到100個選手投入這項運動,但現在已經接近300人,選才來說,容易許多。」香港風浪板隊教練徐梓熙,今年32歲,執教進入第7年,他非常感謝香港政府、香港體育學院(香港運動訓練中心)和香港風帆會,投入大量資源,造就這番壯業。

他指出像現在共有9位菁英全職選手,例如仁川亞運女子RS:X金牌陳晞文和仁川亞運男子RS:X銀牌梁灝雋都是當年兒童培育計畫,從8歲開始學習風浪板運動,不像以前徐梓熙年代,到14歲才接觸,提早適應,基本功扎實。

風浪板仁川亞運金牌,香港好手陳晞文。攝影/楊育欣

陳晞文認為香港風浪板競爭力強,關鍵確實在制度健全,她說,「9歲開始玩風浪板,然後14歲成為職業運動員,獲得資源很多,我們不用擔心日常生活。不像張浩,張浩他真的很辛苦,必須一邊工作、一邊訓練。」

香港體育學院,對菁英運動員,包括羽球、自由車、桌球和風浪板,都列為最高級的支援項目,除了原本菁英計畫,還有相關額外資助。以陳晞文和梁灝雋為例,他們都在亞運得牌,平時每月可以獲得港幣24690元訓練費用(約台幣10萬元),還有額外資助,完全不用擔憂生計問題,專心訓練。

25歲陳晞文表示近年香港運動風氣改善,所以廠商願意找運動員拍攝廣告或贊助,這又是另一筆收入。

制度完善,造就香港風浪板隊實力堅強,梁灝雋(右)RS:One世錦賽奪金。攝影/楊育欣

梁灝雋則在2008年贏得世青錦標賽金牌,15歲轉為職業運動員,但投入風浪板運動已經超過18年,他覺得不管哪項運動發展,都需要資源幫助,很慶幸香港這麼願意照顧風浪板。

「這幾年,越來越多民眾知道這項運動,平時休閒娛樂的人也增加,所以環境更好了。」25歲的梁灝雋表示,環境支持下,動力更強,未來4年要衝擊東京奧運,為香港隊再創佳績。

更多綜合報導 》

更多其他報導 》

更多專業運動報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