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場外重要課題 陳傑觀察明星好手台風 學語言的藝術

面對媒體包圍,陳傑(中)處之泰然。(資料照,李天助攝)

長庚運動醫學團隊記者會上,里約奧運400公尺跨欄國手陳傑侃侃而談,他沒有小抄、還逐一向與會長官和來賓行禮問好,陳傑笑說,「主要是做好準備。」

培育未來足球明星的秘訣!專訪花中教練梁汝農:無私的關懷與堅持訓練 》

24歲陳傑並非天生演講者,最早受訪也是單字、單句回應,面對鏡頭容易害羞,除非熟識記者、私下聊天,話匣子才開。直到4年前倫敦奧運,1992年次陳傑,初次踏上國際大賽舞台,他被倫敦奧林匹克體育場環境和每個選手訪談場面震撼到。

陳傑認為選手真的要好好學習如何表達,「不一定要完全跟別人一樣,至少要找出適合自己的方式。」他坦言國際大賽親眼見到,明星選手對答如流感觸深刻外,另外有次他看到自己受訪完的新聞,「不是那記者的問題,是自己講得很沒內容、很糟糕啊,所以更要改善這部分。」

里約奧運國手陳傑建議年輕運動員,要學會如何表達應對。(資料照,李天助攝)

他休息放鬆時會上YouTube,尋找優秀選手訪談或記者會訪問,觀察他們台風、應對媒體方式。他說,「可以學英文,也可以學鏡頭前的台風。有些問題,看他們怎麼講,有的回答很得體,那自己遇到這類問題,又應該要怎麼講,就會開始去想、去構思。」

除了上網看訪問影片,陳傑平時抽空看書,「看書可以幫助冷靜心態,有些好的詞句,也能夠學起來,回答時比較言之有物。」

現在看到多台攝影機,陳傑心態調整得宜,放輕鬆面對、不會畏懼。他建議年輕的運動員,「特別是國、高中生,真的要好好學習這塊,畢竟以後大學也要上台報告,不如早點接觸,運動員真的要懂得如何表達,對自己的現在和未來都好。」

更多綜合報導 》

更多其他報導 》

更多專業運動報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