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長庚擴大運動醫學照護計畫 盧曉晴、李佳馨表感謝

台灣高爾夫一姐盧曉晴感謝長庚運動醫學整合照顧計畫提供的照顧。「長庚運動醫學整合照護計畫」,2015年將擴大計畫規模,醫療服務團隊專屬菁英防護員由7名增至12名,照顧運動員由24位增為33位個人選手,以及3個運動團隊,涵蓋網球、羽球、跆拳道、體操、田徑標槍、柔道、舉重、拔河、籃球、桌球、高爾夫、鐵人三項與身障健力等13個運動項目。

台灣高爾夫一姐盧曉晴,仁川亞運舉重亞運金牌林子琦、台灣吊環一哥陳智郁與羽球明日之星李佳馨都一同出席記者會,感謝長庚的大力贊助支持。

西藥貼布別亂貼! 這些成分皮膚吸收恐傷肝腎 》

「長庚運動醫學整合照護計畫」自2014年起實行,今年進入第二年,結合全台長庚體系資源,包含各科醫師、營養師、運動傷害防護師、復健師、心理師等組成近百人團隊,提供贊助選手申請防護員、客製化健檢、醫療補助、出國參賽獎金。總召集人林瀛洲醫師表示,去年合作的經驗,大部分選手都表達有專屬防護員隨行,即時替他們治療、伸展、疲勞恢復,在身體與心理上都是最強力的支援,成效更具體反映在選手優異的競賽成績上,因此獲得各界的好評。

盧曉晴加入2015年長庚運動醫學整合照護計畫,她談到對自己體能的重視:「經過長年征戰,我發現比賽成績起伏與身體條件有很大的關係,如果休息不夠,身體疲勞,成績就不理想;當我聽到長庚計劃的時候,覺得怎麼有這麼好的事情,有長庚整個強大的團隊支持,讓我在球場上沒有後顧之憂,全力去拼。」

林瀛洲醫師也談到,「透過防護員可以即時幫曉晴處理身體疲勞,長庚體適能中心與專業人員更能為她量身打造體能訓練計畫,讓曉晴維持巔峰體能,成績更上一層樓。」

在仁川亞運一戰成名的舉重金牌得主林子琦,當時就是在長庚醫療團隊建議下,完全休養2個月,才讓右腿肌肉撕裂傷完全復原,這期間仰賴長庚團隊的心理建設與科學治療,反而使得傷癒訓練後,得以超越顛峰。最近子琦也因為長久以來困擾的牙痛問題,尋求長庚團隊而拔除了智齒。

吊環王子陳智郁自從參加計畫以來,感受到醫師、防護員整個團隊的照顧與關心,「之前備戰亞運到北京移地訓練,每天都有防護員陪伴,不止訓練上很安心,防護員也常常幫我紓解心裡的壓力,有的時候還會當我跟教練中間的溝通橋樑,真的幫很多忙!現階段主要目標就是備戰世大運,因為亞運後其實肩膀還是不太舒服,周醫師他們還是固定會到高雄左訓中心關心我,持續追蹤照顧,有整個團隊的細心照料,真的很幸福。」

李佳馨表示,「以前為了拼成績,常常逞強忍著傷上陣,好像都習慣了,但林醫師就會告訴我,身體的健康才是能成為頂尖選手最重要的關鍵,而且醫生都非常關心重視我們的意見,盡可能解決我們的問題,感覺很貼心又很專業。」

「長庚運動醫學整合照護計畫」結合公益贊助、整合性醫療、正確防護、即時關懷、健康管理、教育研討六大元素,十年內將投入超過3億新台幣的資源。合作選手是由長庚與體育署、中華奧會、高中體總、大專體總、左訓中心、文化大學運動學系共同評分遴選,近200位個人與20個團隊項目中選出33位個人選手與3個團體為今年度的合作選手。

此外「長庚運動醫學整合照護計畫」也針對國內知名體育大學院所提供每周8次公益諮詢門診,今年更將與大專院校合作舉辦籃球運動醫學講座與運動醫學研習營,傳承運動教練正確的防護與訓練強度觀念。這項計畫將長期持續進行,長庚期盼這個計劃能拋磚引玉,帶推動更多企業贊助國內體育活動,蔚為風氣,發展運動醫學,推廣全民運動,也建立民眾正確的運動防護知識與保養習慣。

熱血追夢!17歲跆拳道新秀鄧文智挑戰成人國手 》

更多綜合報導 》

更多其他報導 》

更多專業運動報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