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盃德國制霸之謎

世界盃德國奪得第4個冠軍。(adidas提供)2002年亞軍、2006和2010年連奪季軍,今年世界盃德國坦克甚至壓倒由四屆世界足球先生梅西(Messi)領軍的阿根廷,奪下暌違24年來的冠軍,德國足球的成功並非憑空而來,而是歷經10年花費上百億長期投資青年培訓後,才造就出一批批才華洋溢的年輕小坦克,這也是德國足球能在今年世界盃成功制霸之謎。

對於德國隊;能夠如此兵強馬壯的原因,德國總教練勒夫(Joachim Loew)在封王後說:「這個勝利是從10年前開始的,我們當時發起這個計畫,是經由很多努力的成果,多少年來我們一直希望提高我們的水準,我相信我們的計畫,為此我們也付出很多。」

釋放你的能量!全球唯一放電極地跑鞋,馬拉松協會指定推薦 》

勒夫所謂10年「天才培育」計畫,就是德國歷經2000年歐洲國家盃小組賽踢出1和2負墊底成績慘遭淘汰,德國足球正處於世界最低潮的時刻,當時連丹麥媒體都感嘆:「一個足球國家滅亡!」但個性一向嚴謹的德國人並沒放棄,在德國足協和德甲聯盟聯手合作展開為期10年計畫,從第一年砸1500萬歐元(約6.1億台幣),每年增加至去年已高達1億歐元(約40.8億台幣)投資。

德國的10年計畫最重要就是建立青訓系統,但要有好球員就必須先要有好教練,據歐洲聯盟統計,德國現在有超過2.8萬名B級教練(英格蘭僅約1800人),A級教練有5500人,德國足協在全國設有261個點,每周會派1千多名教練到各培訓點訓練,每個訓練站至少有2到3位教練,負責發掘全德8至19歲具有潛力的球員,在這項栽培下,德國漸漸在歐洲U17、U19和U21的比賽中襲捲全歐,也栽培出一批又一批的年輕新秀。

此外,德國足協要求全國72支職業球隊都要設立青年球隊外,還協助德甲聯盟設定「50+1」規定,也就是限定私人投資者或集團不能夠持有俱樂部超過51%股份,等於不讓外資能夠控制德甲球隊,雖然因此沒辦法讓太多海外資金注入德甲,導致德甲無法花大錢搶球星,也造成部份球星外流其他歐洲聯賽的現象。

但德甲俱樂部「50+1」規定,卻成功讓德甲球隊積極去開發德國附近或是德國境內的年輕新秀,讓更多德國年輕球員有機會參與德甲的比賽,根據統計,2013年德甲球隊23歲以下球員比例已經從10年前的6%增長到15%,不僅讓德甲比賽年輕化,也讓更多年輕的德國球員有機會在職業賽中提早磨鍊比賽經驗,養成不會在大賽中怯場的現象。

更多報導 》

更多人物報導 》

更多專業運動報導 》